八六中文
会员书架
首页 >其他小说 >三国之乱世佳人gl > 第 147 章 第 147 章

第 147 章 第 147 章(第1 / 3页)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“高大人忠于张杨,岂不为其忧心?与南匈奴于夫罗结盟,是否与虎谋皮?必遭反噬,届时,张杨何去何从?公又将如何应对?”

“莫要想着在袁绍援军和我家主公间博弈,莫怪李某说话难听,陭氏城的兵力,还不够资格!”

“我家主公虽是女子,然率军直捣匈奴王庭,灭鲜卑单于,其兵力远胜西凉,战功赫赫。更是朝廷任命的北中郎将,仁义之名在外,公今日之降,既合乎大义,又顺乎民心。”

当真以为,两军交战,就不斩来使吗?奈何春娘已经答应李儒,执意前往。

“李儒那天到底说了些什么?”

李儒成功劝降县令高墨后,肖一忙着安排各项军务,既要防止降后复叛,做好部署,又要应对即将到来的张郃。加之对李儒心底的抵触,肖一并不知道李儒具体劝降的过程。

春娘回想入城谈判前李儒的特意交待,让她不仅将谈判的对话记下,更是要观察两方的言谈举止、神态细微之处。

理了理思路,尽量还原李儒的语气与动作,还有那高墨是如何一步步被逼退、攻破心房,将谈判的情形,用详实而生动的语言呈现出来。

发鸠山,介于上党郡郡治与陭氏县城之间,是太行山脉支脉,由三座主峰构成,峰峦叠嶂,翠奔绿涌。山头又常年处于云涛雾海之中,恍入仙境。

至少,春娘是如此感觉。

“仙境?”肖一站在半山腰的平地之上,俯视下方准备的各部人马,随口应道,“临走前,琰小姐介绍上党郡气候、地形,提到这里常年大雾,《山海经》中还记载,发鸠山有鸟,名为精卫,不知道是不是填海那个。”

春娘犯了个白眼,什么叫填海那个,没有一点意境,只能顺着道,“即便现在午时,这半山腰上的雾气,依然没消散,果真是埋伏的好地方。”

肖一带着主力,于昨天下午抵达发鸠山,并令步卒在隐蔽之处安营,等候张杨援军的到来。

随着春娘的描述,肖一眼前似乎出现李儒掷地有声喝问陭氏县令的画面:

“陭氏县是否并州治下、大汉治下,如何能不尊朝廷号令?高大人,是否忘祖背德,莫非有反心乎?”

“高大人,若抗命董卓,比之四世三公的袁隗如何?”

“袁绍自称忠良之臣,如今欲废大汉皇帝,另立他人为帝,高大人知否?”

“董卓为何迁都长安?莫非是怕了他袁绍?非也!关东联军本就各怀鬼胎,董卓避其锋芒,并非畏惧,乃是知其必不能持久!凭他们,还对抗不了西凉铁骑!”

据探报,来的主将名叫张郃,副将公孙范,皆是冀州牧韩馥部下,受袁绍差遣,兵力约五万。现在,差不多抵达陭氏县城。只要他们追击过来,想要到达长子城,必过此山谷。

“一切会按谋划的那般顺利进行吗?”

“无所谓,谋划不行,便正面对抗,他们就算过此山,我们的骑兵大军在谷口前方平原等着。”肖一笃定,己方实力足以灭掉这路援军。

“主公和军师都希望以逸待劳,减少伤亡。”春娘劝了一句,“你叫我过来,是想问军师之事吧?”

“你对他倒是客气!”对于李儒私下找春娘扮作书童、共赴陭氏城谈判之事,肖一心里不爽到极点。她答应李儒去谈判,是源于草原那段日子的相处,也是一次试探。可是,让春娘跟着去,做什么?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