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六中文
会员书架
首页 >其他小说 >三国之乱世佳人gl > 第 30 章 第 30 章

第 30 章 第 30 章(第1 / 3页)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“那女儿又何必来这里?”她轻笑一下。菁儿在自己的一方小天地,活的精彩。每每忆起那日听到的事迹,满是自豪:这便是我蔡琰的妹妹,我的至交好友!还有浓浓的羡慕之情。

读书万卷,行路万里,她,又怎会因女子之身,就甘于平庸?

与父亲游历四方,更知古学传承之艰难,如今有机会得见实物,怎能错过?“求父亲成全。”

“如此,便早些歇息吧。”对这样的女儿,他是满意的。在里正父子的指引下,进入安排的房间,休息去了。

“小姐,墓中怕不安全。”蔡琰刚进到屋内,身后的丫鬟就开口道。

石子村是晋阳城附近,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子。以寻常人的脚力,从晋阳出发,走的快些,不过一个时辰(约两个小时)的功夫。因为蔡邕已经快五十岁了,加上头发已经花白,算的上老人家,所以哪怕他一再催促,张家派出的护卫领队,也不敢提快速度。到达石子村的里正家里落脚时,天已经暗下来。

里正姓张,与晋阳大族张家,有亲族关系,虽然血缘上偏了点,里正的儿子还是入了张家的族学,得以听先生授课,是村里唯一的读书人。此刻,他正坐于下方,说着墓地事件的经过。

“半月前,那墓地附近有个农户起夜入厕,模糊看到有几个鬼鬼祟祟的身影,从远处的田地里爬出来,还以为是流民偷庄稼。回屋喊了几个人手,再去时,已经没有了人影,就此作罢。其中一人,后来返回田地里,细心查看一番,竟然发现土堆下掩盖的墓洞。他一路爬进去,才发现田地不远处的平地之下,竟有个院落大小的大墓。有一个主墓,一个祠堂,还有两间厢房。他满心欢喜的进去,可惜墓中除了镌刻在墙上的几块碑文,少许器乐、人俑,一尊铜鼎,还有那墓主的棺木、尸身,再无其它钱财。”

“既是发生在半月之前,为何现在才上报?”蔡邕不看重金银铜币、珠宝,来此的目的,便是冲着那碑文去的。那里正说了,自己的儿子辨认不出是何字体,怕是以前的文字。

若那墓中,真有前代古文碑刻,怕也少补了书简陪葬。现在既然没有,那便是被几个发丘、摸金的盗墓贼人给带走了。他们能拿书简做什么……想到此,蔡邕气恼的拍了一下案几,“实在是可恶!”

“小依不放心么?没事的,我问过,不是什么大的墓地,之前为了查看情况,已经有不少人进去了。”蔡琰脱下锦袍,坐在榻上,看着沉默不言的小丫鬟,笑道:“小依,你这倔强的性子,怎么越来越像菁儿了?”

“那是我的福气。”她口里的小姐,是指的吕菁。知道自己已经逾越了下人的身份,劝阻不了,便不再提这一茬,明日跟着进去就是了。

“那人也是个狡猾的,没有告诉旁人。直到前两日他拿出墓里的排箫、琴、瑟,打算去城里卖,找旁人借牛车拉运,这才被另外几人发现,闹到我父亲这里来。”

一旁的张里正心中不满:给你报消息,你还嫌我慢!想到张大人的叮嘱,也只能劝道:“大人莫急,那东西都被拦下来了,没有破损。今日天色已晚,我已经命家中妇人,打扫干净两间上房,大人早些歇息。张大人准备了拓印的工具、纸张,已经进去捶拓了,明日便可见到碑文内容。”这些都是张琦交代好的,他只需要照做,并服侍好这位大人即可。

捶拓之术,从前就有。用纸覆盖于石碑之上,用墨拓印。蔡邕在十多年前,受皇命主持将儒家经典,抄刻成石书于洛阳太学后,更加盛行、普遍。他想了想,“我还是一同进去看看的好。”毕竟没有实物看的真切。

张里正满脸苦色,连声哀求:“贵人岂可进入那种地方?若是张大人知道了,会扒掉我一层皮的!”这些大人物,真是想一出是一出。本来就是想报信,得个赏,寻个由头在张家露脸,哪里想到这么麻烦。

蔡邕毫不在意的摆摆手:“无妨,他那里自有我去说。”若是几年前,他可能会避讳亲自进入墓地这种事情。近年带着女儿游走各处,于他而言,学问的重要性远高过那些繁文缛节。转头对蔡琰道:“琰儿明日便不要进去了吧?”看似问询,实则劝阻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